当前位置 > 首页 >详细页面

    成都特色礼品,期待与您长期合作

    2022-09-04 06:10:01 4513次浏览
    价 格:面议

    蜀绣历史悠久,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,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“蜀中瑰宝”。蜀绣以软缎、彩丝为主要原料,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。具有针法严谨、针脚平齐、变化丰富、形象生动、富有立体感等特点。 [5]

    2012年12月03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蜀绣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

    清朝中叶以后,蜀绣逐渐形成行业。道光年间,民间组织的三皇神会成立。这是一个由铺、料、师组成的刺绣业的专门行会。这种正式垂版立行,建立行规,确定专业分工,维持行业内部各方的利益,表明蜀绣已从家庭逐渐进入市场,形成广为社会所需的规模生产。政府为提倡振兴实业,当时各县官府均设"劝工局"以鼓励蜀绣生产。劝工局下设刺绣科,专门管理蜀绣的生产和销售。蜀绣中不少精品被指定为皇室贡品,而且的艺人还被授予“五品同知衔”的称谓,极大地鼓励了蜀绣的生产和制作。随着蜀绣行会的成立,成都的蜀绣店铺、作坊多达数十家,从业绣工也有1000余人。这一时期,刺绣产品开始由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,产品逐渐划分为穿货、戏衣、灯彩三个行业。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,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,技术上不断创新。如产生了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“交叉针”,表现人物发髻的“螺旋针”,表现鲤鱼鳞片的“虚实覆盖针”等,大大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。“文革”中,蜀绣同许多的民族文化遗产被作为“封、资、修”的东西加以批判,从事刺绣的艺人甚至被诬为“为帝王将相,才子佳人服务”,致使刺绣行业转产,刺绣工人改行另谋生路。

    采用蜀绣传统122种针法。分绣点和线条的针法、绣平面的针法、掺色和色的针法、车拧针类、覆盖针类、缠绕针类、钉线类、施针类、拴针、补绣类、锦纹针类的针法等十二大类针法。

    1. 绣点和线条类:以很细的线迹形成点子,常用于点缀花蕊等纹样的绣法。

    2. 绣平面类:以铺针、盖针、参针、晕针等针法来绣平面的绣法。

    3. 掺色和色类:是指在一个颜色的绣面里掺入另一个颜色以形成颜色过渡的绣法。

    4. 车拧针类:是一种利用“旋”、“转”运针的方法来表达圆、曲线、曲面等弯曲形态的针法。

    5. 覆盖针类:用于绣人物脸、手等表现皮肤的晕色的绣法。

    6. 缠绕针类:是一种针线相绕、结环成绣的绣法。

    7. 钉线类:是指使用较粗的绣线在布面上盘出图案,再另外用细线使用短平针将其垂直固定的绣法。

    8. 施针类:是指施加于其他针法之上的针法,是装饰画绣中常用的针法。

    9. 鳞甲绣法类:是绣鳞、羽类的针法。

    10. 拴针类:是用来固结绣线的针法。

    11. 补绣类:是把已绣好的绣片缝缀在底布上的一种绣法。

    12. 锦纹针类:是指模仿织锦的纹样和纱线肌理来表现花型的一种绣法。

    网友评论
    0条评论 0人参与
    最新评论
  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    被浏览过 8012076 次     店铺编号632287     网店登录 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  技术支持:爱楼吧     专属客服:帅国莉    

    18

    回到顶部